名师评点福州中考作文 陈学滨:读后感对学生要求高
|
|
|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福州晚报 2007-6-11 8:12:57 |
10日,记者邀请了我市几位语文老师对今年中考作文题进行了评点。 今年中考作文题
考生二选一作答: 1、从此不再_______,文体不限,字数不少于600字。
(注:题中有给学生举例,如“从此不再拥有微笑、不再害怕困难”等) 2、从五本名著《西游记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、《朝花夕拾》、《鲁滨逊漂流记》和五篇课文《生于忧患、死于安乐》、《送东阳马生序》、《散步》、《皇帝的新装》、《海燕》中选择一篇写读后感,字数不少于600字。 陈学滨:读后感对学生要求高 福州十一中副校长、中学高级教师陈学滨认为这两道作文题出得不错,都不容易被套题。考题在平实中带着开放性,它有利于考生打开想像的空间,学生都有材料写,有话说,但是拿高分不易。 第一道题,多数学生会写记叙文。选材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,学生要把握得住自己选取的材料,以事情来开始下笔。如果写我,就要用第一人称;写他,就要用第三人称。要写好记叙文,要把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,事情要交代清楚,要在记叙文中有议论,才能写出亮点来。 两篇对比,读后感相对难写一些,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。能够抓住其中的一句话,通过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。通过一个成语,一句名言来表现中心观点。要从“感”出发,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,转回到最后的结论,形成基本框架。写读后感,在以往教学中老师不是很重视,这次出这样的题,也可算得上是一种回归吧。学生要把握好基本要求、文体、中心。要写出悟到什么,得出什么,这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写作基础。 薛章辉:写记叙文要避免低幼化 福建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薛章辉认为,高考越来越注重让学生发散性思维,给学生发挥的空间,从这个角度来讲,中考作文题的出题符合高考作文题发展趋势。 第一道作文题有半命题作文的特点,开放空间大,学生要结合生活的实际,同时还要贴近自己。“不再”是否定的意思,学生主要要写自己或他人的不足。 这道题看似好写,不易出现离题、偏题,但作文立意要高,部分学生出现了选材低幼化的现象,立意不高。例如,从此我不再睡懒觉、迟到、挑食,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没有高度。学生做这道题时应选择反映时下学生普遍存在的热点,有一定的生活感悟。比如,从此我不再盲目追星,从此我不再轻言放弃等等。要拿高分,得写出新意,抒情、议论都要出彩,驾驭语言能力要强。 读后感对于考生来说,体裁受到了限制,只能写论述文,评论面太大。《朝花夕拾》里有十篇文章,《水浒传》考生在初中只学了一个章节。让学生写这么大的读后感,难度太大。要写好读后感,学生要通过“引(引述)”、“评(评论)”、“联(联想)”、“结(总结)”这样的写作格式来写,横向对比、纵向开拓。 另外,中考出了两道作文题让学生选择。薛章辉表示个人不是很赞成,学生在揣度到底写哪道题时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。同时,也不利于老师阅卷。
(福州晚报记者 林铭)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